八六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狼烟晚明 > 二百六十五章? ?宵小

二百六十五章? ?宵小(第3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如果不同意,为了维持君臣间的面子与“和谐”,圣天子一般不会直接反驳,叫内阁重新票拟一份意见上来就好了。这时候内阁往往需要通过打探內监的口风揣摩圣意。

如果不置可否,那便留中不发,把奏启扣下,只当没这回事。

二、草拟诏旨。以圣天子的名义草拟诏、诰、封、册、谕、书、符、令、檄等文告,也叫做“视草”。

三、献替可否。就是赞划国事,出谋献策。

四、会议会审。会议是参加、主持六部等

一席话把孙杰说得目瞪口呆,他可完全没想到这么远。

*本篇知识点:大学士。

明代的内阁由“大学士”组成,除“入阁预机务”(实习锻炼)者外,余者都要由圣天子特简或重臣廷推,授予“大学士”职务,依次为:东阁大学士、文渊阁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文华殿大学士、谨身殿大学士(次辅,嘉靖改称建极殿大学士)、华盖殿大学士(首辅,嘉靖改称中极殿大学士)。

入阁者往往被尊称为“相”,但与真正的宰相相比,其实际上是圣天子的高级秘书班子——宰相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内阁有一大帮人,虽有“首辅”、“次辅”之分,但不少时候也会内部相互扯皮。说白了,明代的内阁是没有丞相之名却有丞相之职、没有丞相之权、却有丞相之责的一个四不像机构。

为了彻底杜绝内阁逐渐尾大不掉演变成可以跟皇权抗衡的权臣小集团的隐患,大学士的官秩只是正五品。但这个品级实在太低——几个正五品的小官给正二品的六部尚书们的奏折做批示这件事确实说不过去,于是便有了某种变通:要么是选择本身品秩高的朝臣入阁(比如本身就是某部尚书或有尚书的头衔),要么加官,比如首辅一般会加个少师、太子太

机构的专题工作会;会审是参加三法司的重大案件法务审理工作。

五、同知经筵事及辅导太子、考选庶吉士等。

「第二部马上就要结束了,前面投入了太多心思,如何收官犯了难,深怕弄个虎头蛇尾,其间几易成稿,整整修改了一周。更迟,诸友见谅则个。^_^」

师之类的头衔,这样品级就上去了。

内阁的主要职责有以下几种:

一、票拟批答。对国家大事拟定初步意见,司礼监文书房将通政司等处每日封进的诸司奏启送到内阁,内阁裁其可否,草拟意见呈送御览。

圣天子无非三种意见:同意、否决、不置可否。

如果同意,司礼监硃笔抄录后交六科签发(交给从七品的六科官员们签发)。注意,这又是一个“以小制大”的特色:六科给事中们如果觉得不合适,就可以义正词严地封驳拒绝,一句“此乱命也,臣不奉诏”,这道圣旨便会因为没有合法程序而很难执行下去。这种程序设定固然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反向控制“奸臣蒙蔽圣上”的“乱命”下发,但副作用更大——从七品的官职连知县都不如,有些给事中为了博名声,强词夺理吹毛求疵,更加加剧了扯皮和内斗的乱象。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