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六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春秋我为王 > 第240章 刺客列传

第240章 刺客列传(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然而,接下来却没有要离,赵无恤从乐祁口中得知,这时代压根没有“要离刺庆忌”的事迹,吴国公子庆忌现在活得好好的。这一乌龙惊得赵无恤连忙把话吞了回来。只说是听市井流言乱讲的,心中却暗道太史公又坑了自己一次。

“按照年代来排序,首当其冲的刺客,自然是曹刿了。”

当年,齐桓公刚继位时,暗恨鲁国曾帮助自己的哥哥公子纠,还差点派人射杀自己,所以一时间齐鲁交战不休。鲁庄公用国人曹刿为将,在长勺之战里不遵守当时的战争规则,侥幸胜了一局,之后却连续三次败北,丧师失地,被迫签署城下之盟。

然而在盟会的坛上,曹刿客串了一把刺客,执匕首劫持了齐桓公,威胁齐国还回了鲁国失地。这一事件,加上之前的“曹刿论战”,他自然有资格入传。

“刺杀公子成的赵氏家臣公孙杵臼,还有刺杀晋国太傅阳处父的狐鞫居,也可以并列加入,何如?”

这两人各为其主。都在赵氏、狐氏的斗争里充当刺客,下场却各不相同。狐鞫居被赵盾处死,公孙杵臼又活了三十年。和程婴在下宫之难里为保护赵武立了功,一直辅佐他到成年为止——虽然后世戏剧里赵氏孤儿的故事很大程度上是编的。但这两位护主的忠臣,在赵氏的家史里却的确存在。

封凛羞得满面通红,只好唯唯诺诺,他心里暗道赵氏大夫手下真是什么奇才都有,这次出使有子贡在旁,自己算是彻底没了机会,只能尽力在向导和指路上表现了。

子贡在折服封凛之后,坐在车上抬头,望着远处山峦黑压压的天空,喃喃道:“要下雪了?”

……

与此同时,在队伍前方的四*车里,一场对话也正在进行。

在那天的亲密接触后,乐灵子和赵无恤的冷战消失了,虽然依旧在乐祁面前不爱搭理他,但这不再是因为挥之不去的心事,而是因为害羞。

乐祁点了点头,用毛笔在简册上记录下来,道:“既然如此,鉏麑(chuni)也不能少。”

此人是晋灵公时著名的大力士,受晋灵公之命,前去刺杀专权的上卿赵宣子。

他在黎明时潜入赵氏府邸,却发现居室的门扉已开。赵盾勤于国事,已经衣冠朝服准备上朝。因为时间还早,就坐着闭目养神,嘴里还喃喃念着劝君的话。

赵盾的这一举动感动了鉏麑,他虽然是个刺客,却也有忠义的底线,实在下不了杀手,便又退了出来。为难地在门外叹而言曰:“赵卿时刻不忘恭敬,是民众之主。杀民之主,是不忠;背弃国君使命。不信。身为士,不忠不信犯了一条,还不如死。”便一头碰死在门口的槐树下。

随后。还有晋厉公的宠臣,请命去刺杀三卻的长鱼矫也入选了。这人很识形势,刺杀后功成身退,没有被晋厉公的死牵连,可谓是明智的刺客。

赵无恤往四*车里跑的次数也越发勤快起来,枯燥的旅途中,和乐祁手谈象棋,或者聊聊宋国风物,乃至于历史沿革,一边旁观少女染红的双鬓,也是打发时间不错的法子。

“刺客列传?”不过此时,赵无恤听了乐祁的脑洞大开的想法后,眉头微皱。

“正是,两百余年间,各国常有刺客暗杀的惊人举动,有的成功,有的不成功,但志向意图都很清楚明朗。刺客们的名声传遍天下,市井小人最爱谈论这些奇士,所以有必要单独列出一传来,好让后世知晓当下的风气。”

见自己的妇翁上了兴头,无奈之下,赵无恤只好参与这次讨论,陪着他胡来。

不过聊着聊着,赵无恤自己也兴致盎然起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